首页 资讯 正文

日照东港:文润青山茶香远

体育正文 88 0

日照东港:文润青山茶香远

日照东港:文润青山茶香远

齐鲁(qílǔ)网·闪电新闻7月8日讯(rìxùn) 在日照市东港区,无论是亲朋好友聚会,还是合作伙伴谈生意,人们往往对一盏香茗情有独钟。 炎炎夏日,位于海边的35°Tea新概念旗舰店早早就开门营业(yíngyè),前来喝茶的顾客络绎不绝。或乳白或透明的茶盅,黄绿(huánglǜ)明亮(míngliàng)的汤色(tāngsè)、浓郁甘醇的栗香……人们围坐一桌,一盏茶水入口,感情升温、合作升级。 “每天来喝茶的(de)人不断,除了本地人(běndìrén),还有外地游客(yóukè)、生意人,他们都是冲着我们日照绿茶味道来的。”35°Tea新概念旗舰店的一名茶艺师介绍。 东港区是我国北方(běifāng)重要的(de)海岸绿茶产区之一,自上世纪60年代的“南茶北引”以来,在这片北纬35°的土地孕育出(yùnyùchū)独特的茶香。经过半个多(duō)世纪的深耕,日照绿茶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既是农民增收的“金叶子”,更是城市发展的一张“绿色名片”。 为让茶香飘向更远的地方,东港人敏锐地捕捉到产业升级的契机。当地党委、政府与(yǔ)茶农双向发力,深耕茶文化与产业创新(chuàngxīn),让“一片叶子”串联(chuànlián)起更广阔的天地。“茶+文化+旅游”的发展思维,正在给东港茶业的发展带来(dàilái)更多可能。 在后村镇的林苑茶业,绿油油的茶园既是生产基地,也是茶文化体验胜地,随着暑假的到来,前来(qiánlái)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。茶园技术人员唐懂在指导茶农生产之余(yú),给游客们当起了解说员,不时还(hái)为前来上体验课的师生们客串一把研学老师(lǎoshī)。 这个由传统茶园(cháyuán)转型而来的“茶文化研学基地”,人气与日俱增。在这里,游客不仅可以(kěyǐ)登山采茶,进工坊体验制茶,还可以在茶舍里品鉴(pǐnjiàn)茶道的艺术魅力。 这样的转型并非个例。今年4月,日照市公布(gōngbù)了首批12家“日照绿茶茶庄”名单,后村镇的两家茶企——众润生态农业发展(fāzhǎn)有限公司(yǒuxiàngōngsī)、林苑茶业有限公司成功入选。在这些新型茶庄里,采摘、炒茶、观赏、体验已经形成闭环,游客既能亲身体验从鲜叶到干茶的蜕变,又(yòu)能在茶艺(cháyì)表演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。 有了文化赋能(fùnéng),东港区的茶产业链不断延伸,衍生出(chū)文化传播、旅游观光、休闲娱乐等众多新业态。绿茶月饼、绿茶酥等深加工产品打破(dǎpò)了季节限制,让茶香四季可品。茶吧、主题文创店等走进(zǒujìn)各大景区,吸引着八方来客。炒茶比赛、茶艺展示、产品展销(chǎnpǐnzhǎnxiāo)等文化活动更是将烟火气与地域文化相融合,以多元形态走进大众生活。 更深层的文化挖掘正在展开。东港区(dōnggǎngqū)将剪纸、渔家号子、陶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(róngrù)茶的世界。在后村镇维罗娜茶园,每逢节假日茶农们便(biàn)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(xiànchǎng)献艺,让传统技艺在茶香中焕发新生。在前山前(shānqián)村的工坊里,丹土红陶茶器与日照绿茶的搭配,成了文人雅士追捧的“文化套餐”,陶的质朴与茶的清香,碰撞出(chū)了别样的艺术火花。 正如(zhèngrú)当地一位作家所言:当“种茶”的指尖触碰到文化(wénhuà)的肌理,经济作物不再是这片叶子的单一(dānyī)标签。在这里,茶叶已经化作传播地域文化的使者,把好客、诚信的东港温度传递得更远。 闪电新闻记者 霍平 通讯员 卢立平(lúlìpíng) 苑克龙 报道
日照东港:文润青山茶香远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